在臨床上,內鏡是一種常用的診治工具,伴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內鏡在各種疾病的診治中的應用范圍也逐漸地擴大。內鏡有著微創性、侵入性的特點,但由于內鏡有著比較復雜的結構, 所以清洗及消毒難度較大,與此同時,由于其材質的耐高溫性能較差,所以容易被腐蝕,這就為清洗、消毒內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若內鏡的清洗及消毒工作不徹底容易導致交叉感染的發生,既會降低臨床治療的效果,也會對患者的預后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結合《規范》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量表中的內容有內鏡室的具體配置情況、內鏡的日常清洗以及消毒情況,同時也涵蓋了內鏡清洗以及消毒的監測管理工作的具體情況;使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所得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并據此建立相應的信息數據庫。
綜上所述,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國內的三級甲等醫院的內鏡的清洗以及消毒工作比較理想,但是其具體工作仍然與《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就提醒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內鏡室工作人員要提高對醫院感染的認知水平, 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重點要加強內鏡的清洗消毒知識的學習,使其能夠充分地認識到內鏡的清洗消毒工作的意義,明確其日常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其日常工作質量與醫療質量與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之間的密切關系,以全面地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加強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全面地做好內鏡的清洗以及消毒工作。與此同時,各個醫院需要高度重視內鏡的清洗以及消毒工作,要進一步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及時引入先進的清洗設備和技術,堅持持續改進,以使其內鏡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能夠全部達到《規范》中的相關要求。有研究指出,如果醫院在內鏡的清洗以及消毒工作中能夠做到始終嚴格執行《規范》中規定的相關操作程序,全面重視并堅持做好內鏡的清洗消毒工作,那么其內鏡的消毒監測的合格率可以高達100%。這也就說明,全面地嚴格執行《規范》中關于內鏡清洗以及消毒的相關規定與要求,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細菌或病毒的含量,能夠有效地降低內鏡引起的感染的發生率。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內鏡清洗消毒的質量,以降低醫院交叉感染的發生率,從而保障醫療安全和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各個醫院要重視并加強管理,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并以各種業務考核的形式督促相關的工作人員不斷地加強學習,重點需要深入地學習《規范》中有關內鏡的清洗以及消毒要求及技巧,以提升內鏡的清洗以及消毒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診療條件。